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貔貅宝宝的九零年代第34节(1 / 2)





  第47章

  林建民回头把学兵送回了周家,?自己骑着三轮车,又回了小寨村。

  要迁户口,还得先拿着原来的户口本。

  本来也就是件跑腿的小事儿,?可是林家今天,?也不太平。

  棉纺厂也是今天开始恢复上班的,?年前分好的房子,?说得是上班后发钥匙,?王丽珍一早就起来捯饬,化了妆还穿的喇叭裤。

  可回来的时候,?脸上却一点喜色都没有,王丽珍的头发也乱了,进门连张红英的招呼都没理就进了屋,林建国赶紧跟着进去,?夫妻俩紧接着就吵了起来。

  原来,今天领到了钥匙后,王丽珍午休时候就跟林建国去看新房了。

  可那房子,却不是早先通知时候的两室一厅,变成了一室一厅。

  王丽珍在那屋子里转了十几圈,确定钥匙跟房子是对的,?就急吼吼的跑回去找后勤部主任,她以为是分钥匙的人给错了,却没想到,后勤部主任说她分到的,?就是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

  “不可能!年前通知的时候,?我的名字在小黑板上挂着,就是两室一厅,你现在给我改成一室,?这算怎么回事儿?!”王丽珍当时就跟人家主任吵了起来。

  分房子啊,多大的事儿啊,怎么能说变就变了,屋子直接就给自己少了一间。

  王丽珍委屈极了,可人家主任就是一副没错的样子,还恐吓王丽珍,说她再闹,对厂里分房子不满意的话,那就等下一批再分。

  王丽珍当时就炸了,可是林建国却把她拽出了人家主任的办公室。

  “一室就一室吧,总比没有好不是。”林建国是这么想的。

  “我送了那么些钱,最后就换个一室一厅,凭什么啊!”不甘心的王丽珍差点冲回去跟那主任打起来,不过最终还是被林建国给拽了出来。

  林建民到家进门的时候,王丽珍就正往外走呢,她把自己的行李收拾了一包,气冲冲的丢下了一句话,还有不知所措的林建国和林大伟。

  “离婚!等你什么时候再分到房子,咱们就什么时候复婚!”

  林建民尴尬的闪在一边,大伟哭着跑出来追他妈,却被王丽珍呵斥了回来,林建民赶紧过去把孩子带回家,就看到张红英在问林建国。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这分好的房子,怎么能说变就变啊?那可是房子啊!”张红英也是隐隐约约知道王丽珍给厂里领导送钱的事儿,实在不理解。

  “唉!听说过年的时候,还有没分到房子的人去活动关系,也不知道是谁,把我们的名额给顶了下去。”林建国懊恼的蹲了下去。

  张红英这才注意到了林建民,“你回来干啥?”

  林建民没说话,跟着张红英进了屋。

  林建民拿到了户口本,又到村委会开了证明,一边去跑证明,一边找了工人把店里的煤炉子和特制的方鏊子都给做好了。

  周小娥吃了几天消炎药,胃口明显变好了许多,林建民每每想带她去医院,周小娥都不肯去,看着妻子慢慢恢复的气色林建民也觉得没什么事儿,可是每每回忆起那个梦,林建民还是会吓得一哆嗦。

  “那咱们的馅饼店,叫个什么名字呢?”

  林建民难得忙完的早,一边一个抱着儿子女儿,乐呵的往上抛。

  周小娥在给两个孩子做鞋,“得好好想个名字,对了,那个临街的阳台窗户你砸掉了么?我怎么都没听你说起过?”

  门面房临街的门是开在侧面的,应该砸掉那一排窗户做成卷帘门,这样门面更大点。

  林建民却摇了摇头,“没有,那个方大海,就是那天帮咱们找诊所那人,他就是对面卖包子铺的老板,他跟我说咱们那阳台窗户不能砸,应该把店门开在院子里头,正对着机械厂的老院子,生意更好做。”

  “怎么会这么说,开门做生意,难道不是门面越大越好么?”周小娥也听得有点懵。

  不过林建民也不记得那天方大海跟他说的那些风水啊什么的弯弯绕绕,“反正人家是好心好意,咱们听听也无妨,万一要是不好,咱们再改过来,也不费多大事儿。”

  “叫什么名字呢?”林建民把两个娃娃放在床上,笑着逗他们。

  “这俩还不到一岁,你问他们能问出来个啥?”周小娥笑话林建民,“要不就简单点,咱们是卖馅饼的,就叫美味馅饼!”

  秀秀觉得这名字很好,特别卖力的鼓起了掌,旁边的刚子也跟着学,可到底小四肢不协调脑子也没法控制,两条胳膊使劲儿打架就是拍不到一起,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他自己还不情愿的哭了起来。

  第二天,林建民就用三轮车拉了东西,一家子都搬进了门面房里。

  他还去买了挂小鞭炮,在门口放了,算是除除晦气。

  美味馅饼的牌子还得做,他们既然开了店就肯定不能只卖土豆丝儿馅饼一种,这几天周小娥在家里虽说是在养病,可也跟周母研究出来了好多种馅料,最后决定一开始先不要搞太多,毕竟店里只有他们夫妻两个,还是稳妥为好。

  最后选定了四种,肉沫土豆丝和红烧鸡肉定价三毛,豆腐皮海带定价两毛,青椒鸡蛋定价两毛五,算是两荤一素一半素,各种年龄段的各种口味差不多都能涵盖了。

  周小娥在店里把新炉子点上,各种馅料都准备了一些,算是试试火,做好的馅饼一家子当然吃不完,学兵提议拿给周围的邻居吃,都是做生意的,也都能宣传。

  于是学兵提着篮子,跟在周小娥身后,挨家挨户的送馅饼,一家一个,顺带告诉了人家,美味馅饼明天开业的消息。

  因为馅饼没有特殊的时间规定,又有了固定的店铺,其实是一天三顿都可以卖的。

  开业这天早上,周小娥早早就起来,因为天冷,面和馅料都是头一天晚上就准备好的,就是得一个个煎。

  煎馅饼的方法林建民早就已经学会了,就是他包的不好还得练,周小娥这边刚起来,他就也揉着眼睛过来了。

  “我刚才想了下,把咱们腌的泡菜用小盆装点,放在门口这桌子上,要是有口重的人可以夹点,反正泡菜不值什么钱。”周小娥手底下没停,一会儿的功夫就包出来了七八个。

  林建民赶紧把馅饼往鏊子上放,“都听你的,一会儿我去翻个盘子出来。”

  夫妻俩这么一个包,一个煎,倒是也挺快,六点半的时候就把门给打开了,这院子是机械厂的老家属院,里头好些人是在厂里上班的,一早上倒是比外头的街道还热闹点。

  有晨练的老头老太太闻着味儿到他们摊子前看,奇怪这门怎么开在了院子里头,林建民就笑笑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