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节(1 / 2)





  陆承安听到苏慧芸的声音,对侍卫道:“你先下去吧。”

  “属下告退。”侍卫行礼退了下去。

  陆承安关上房门,快步走回去,就见苏慧芸坐在床上,眼睛里还有泪水,一副极伤心难过的样子。

  “怎么了?”陆承安走上前,伸手把苏慧芸抱进怀里,轻拍她的背安抚道。

  闻到陆承安身上熟悉的味道,苏慧芸心里才好受些,她软软地靠近陆承安怀里,吸了吸鼻子,难过地道:“我做噩梦了。”

  “做什么梦了?说给我听听。”陆承安亲亲她的额头,柔声哄着她道。

  苏慧芸想起梦里面的情形就想哭,声音里都有些颤抖,“我梦到你受伤了,流了好多血,太医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全部都束手无策。”

  “做梦都是假的,都是反的,你梦到我受伤,其实我根本没有受伤,我不是正好好儿地在你面前吗?”陆承安摸摸苏慧芸的发顶,目光温柔地看着她,眉梢眼角还带着温暖的笑意。

  是啊,都是梦,她只不过是做了一个很真实的梦而已。

  苏慧芸看着陆承安,对着他的笑脸,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我就是担心。”

  “没什么好担心的。”陆承安安慰她道:“不要胡思乱想,那只是一个梦罢了,我会一直好好地陪着你和孩子。”

  苏慧芸靠在他怀里,半响才“嗯”了一声,又问他道:“刚刚是不是侍卫在找你说事。”

  陆承安也没想瞒着她,就把定王爷写信给他的事说了,“父王给我来了信。”

  “是朝中有事吗?”苏慧芸问。

  陆承安点头,“北陆鞑子内乱,正是我们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如果错过这一次机会,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苏慧芸的心里突地一紧,目光一瞬也不瞬地盯着陆承安,忐忑地道:“你是不是又要出征?”

  说完又急忙拉住陆承安的手道:“你如果真的要带兵出征,千万要小心,一定不要受伤,不要去危险的地方,最好不要上战场,不然,不然我会害怕的。”说道后面,她都快哭出来了。

  陆承安闻言一笑,“出征了怎么能不上战场?”

  苏慧芸倏地吓得睁大了眼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眨眼就能落下来。

  陆承安见状,心疼地摸摸她的脸蛋儿,向苏慧芸解释道:“我现在是皇帝了,哪里能随便御驾亲征,就算我想去,朝中大臣也会拦着我不让我去的。”

  “那你是?”苏慧芸狐疑地看着他。

  陆承安叹口气,不舍地道:“我可能要先回京去,后面等你出了月子,再派人来接你和孩子回去。”

  他是要赶回京去跟大臣商议攻打北陆鞑子收复失地的事,在这儿是不好办的。

  苏慧芸也不是小姑娘了,知道孰轻孰重,尽管心里不舍,但还是同意了,“政事重要,你就赶紧回去吧,我和孩子没事儿的,我们等着你来接我们就好。”

  陆承安低头亲亲苏慧芸的额头,“委屈你和孩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很久以后。

  苏慧芸:光看看算什么?

  陆承安:那就用做的!

  第105章

  第二日, 陆承安留下一队人马护着保护苏慧芸和孩子的安全,又交给苏慧芸一个令牌,必要的时候她可以凭这令牌调动附近驻守的军队。

  “我走了。”陆承安低头亲亲苏慧芸的额头, 苏慧芸不舍,目送送他到门口,看着他带着侍卫离开。

  后面几天, 苏慧芸继续留在房里坐月子,每天盼着日子快点儿过去。

  之前陆承安在的时候, 她还不觉得日子难熬, 夜里有陆承安陪着她睡,半夜里饿了, 陆承安还会起床给她热东西吃, 日子过得极幸福。

  可现在等陆承安一走, 没了人在身边陪着,苏慧芸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夜里一个人躺在床上,竟觉得床都变得比先前大了许多,也没有陆承安在的时候那么暖和了。

  哎, 真希望日子能快点儿过去。

  苏慧芸叹息一声, 躺在床上翻了个身,眼望着窗外的明月, 月光浅浅地洒在窗前,如一层好看的薄纱。

  义兄不知道走到哪儿了,应该已经回到京城了吧, 她真的好想他。

  日子一天天熬着,又这么过了三日。

  这天苏慧芸正在屋里吃早饭,是如玉给她熬的燕窝粥,又做了小笼包和虾饺等。

  “这个好吃,娘子你多吃一点儿。”如玉劝着苏慧芸多用一些,苏慧芸孩子都生了,人还是那么瘦,需要好好补一补。

  这时候有侍卫来禀告,“外面来了一个自称姓林的男子,他说他跟如玉姑娘是旧识,想见一见如玉姑娘。”

  话音刚一落地,如玉手中的筷子都抖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听到来找如玉的男子姓林,苏慧芸立马就想到了那个曾经在京城里照顾过如玉,后来京城破城之夜,又专门去救了她的林护卫。

  苏慧芸放下筷子,对如玉道:“你要不出去见见他吧。”

  怎么说林护卫也照顾过如玉,救过如玉的命,既然林护卫现在找来了,如玉去见一见也好。

  如玉紧了紧手中拿着的筷子,摇了摇头道:“不见了,没什么好见的。”

  “为何啊?”苏慧芸手撑着下巴,抬眼往院门的方向看了一眼,轻轻笑了一声,“他追着跑了这么远来找你,必定是有心的,你怎么就不肯去见了,见一见又无妨,怎么说大家都相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