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109节(1 / 2)





  “太太在正房西屋歇下了。”

  王夫人坐在正房西屋的窗前,望着黑黢黢的堂屋发呆,她想不明白,事情怎么就到了自己要住佛堂的地步。正胡思乱想呢,听见婆子和贾政在说话。

  未已,贾政推开东厢的房门,昏暗的烛光下,王夫人穿着半旧的蜜合色夹袄,深褐色布裙,身上披着一件多少年前的褪色的茜红披风。

  看到贾政进来,王夫人站起来,温声招呼,“老爷来啦,坐吧。”

  及见了贾政有酒了,就吩咐听到声音跟进来的金钏端点热茶来。

  王夫人年轻的时候,也是姿色出众的美人。晦暗的烛光下,才半月没见,明显看出来人瘦了。都说灯下看美人,朦胧烛光下,王夫人语气温婉,让贾政一下子想到几十年的夫妻相伴来……其实,贾政那天在荣庆堂喊过休妻后,多少天来,除了难堪,心里只剩下酸涩了。

  看着王夫人布衣简陋,贾政忍住心里的苦涩,呐呐自语,“琏儿中举了,琏儿中举了……”

  “什么?琏儿中举啦?” 王夫人大惊失色,呆立在地中间。

  “是啊。”贾政踉跄着进门,跌坐在王夫人才坐过的、室内唯一的椅子上。

  “王氏,你说,要是你让珠儿去江南,让珠儿十五岁,不,十八岁的时候去江南,是不是珠儿早就中进士了?”

  王夫人苦得嘴里像生嚼了黄连,“珠儿,我的珠儿啊。”泪水滚滚,哽咽不已。

  金钏进来送茶,见王夫人如此,刚想开口去劝,王夫人摆手让她出去。

  “老爷,我那里舍得送珠儿去啊。”

  “是啊,你是舍不得。不然,珠儿天资聪慧,比琏儿不知高多少呢,怎么就不能送去跟妹夫读书了?你害妹妹流产,你怕妹妹报复呢。”

  “老爷,什么我害妹妹流产?”王夫人心里发抖,嘴里却只能坚持。

  “妹妹怀孕五个月,回府给母亲过寿。回林家路上就流了一个男胎……你说不是你?”

  “老爷,谁说是我了?证据呢?当时不是我管家,国公爷尚在,妹妹一个出嫁的姑奶奶,我害妹妹做什么?我能落得什么好处?老爷,您莫冤枉我。”

  贾政酒气上涌,“我冤枉你?祭田是你卖的吧,印子钱是你放的吧?府里的庄子、铺子是你置换的吧,都是你吧?”

  “老爷,我为谁呢?王家给我的嫁妆,够我三辈子吃用不尽了。还不是为了添宫里!元春进去前,我把手里能给的现银,都换成银票子带给她了。我连陪嫁银子都没留。老爷忘记啦?”

  “贾府没短我吃的,用的,可谁想过大姑娘,在宫里、在潜邸伺候人、看人脸色。没银子,大姑娘再服小做低,也博不上去啊。我们母女如此,是为了谁?老爷?我嫁与你二十多年了,有珠儿、元春、宝玉,你何时见我爱过身外之物?”

  王夫人说的恳切、哀伤,泪水滚滚,贾政已经忘记自己过来是做什么了。他看着眼前的王夫人,再不是荣国府里那总是一本正经、乏味无趣的管家夫人了……

  眼前晃动的是王夫人滚落的泪水,是他初见王夫人时候,王夫人明媚得如三月春花的笑脸;是王夫人牵着珠儿的手,含笑崇拜地看他给珠儿讲书;是王夫人抱着粉雕玉琢的元春,笑着和他说“二爷,您看我们闺女生的多好,再没见过这么聪明、漂亮的小闺女了。”是王夫人生了宝玉后,疲惫的憔悴模样,“老爷,孩子衔玉而生,母亲说怕是有大造化,就抱去了。妾身还就是孩子落草的时候,看了一眼啊。”

  贾政站起来,上前想握王夫人的手,却晃悠着一下子扑空,扑到王夫人身上。王夫人伸手搂住贾政,俩人脸颊相贴,王夫人在贾政耳边轻柔唤着“老爷,老爷。”

  贾政所有的不满、恼火、怨恨……化作虚无。

  第170章 林海33

  安南县主在林海带女儿去李老大人府拜访的时候,曾躲在屏风后面偷偷见过林海。那时候见到的林海是消瘦、大病初愈、虽如瘦竹挺拔的样子, 看起来少了点活泛气。她心里也知道这是李家能给自己找到的最好婚事, 欢喜是有的, 也不是没有遗憾。才被林海挑开盖头的时候, 她往林海脸上那么一扫,发现自己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地狂跳起来, 不由得低下头。

  这个嘴角噙笑, 眼里含着赞赏的男人……

  安南县主握紧搭在膝上的双手,感觉脸上还余有与林海喝合卺酒时,林海呼吸的气息。她不敢抬头, 也不敢抬眼。耳边传来林海清潤的低语声,“县主, 如海先去前面敬酒。”是和自己在说话, 她慢了一拍才记得要给个表示,赶紧点头,眼光跟着林海的双腿。

  林海的脚步, 和伴着他的出去的男子一样沉稳, 落地无声, 安南县主略收秀眉, 难道林海这探花郎是练家子?

  洞房里安静下来, 陪嫁过来的丫鬟上前行礼, “县主, 洗洗脸, 换过衣服吧。”

  安南县主只带了二个陪嫁丫鬟和一个奶娘。刘奶娘是十三年前伴她入京参选的,这么些年不离不弃地跟着她。而这俩丫鬟是她被接到李家后,李老夫人给她挑的,也陪了她六七年,小二十岁的人了。李家把林海的聘礼,只留下一些茶叶酒水糕饼等吃食,其他的都做嫁妆给带了回来,李老夫人还额外塞了她一千两的银票,给她压箱。

  安南县主起身,摘了头上沉重的首饰,洗去脸上厚厚的脂粉,然后靠坐在床头,打量起新房的家什来。

  做工精细的紫檀家具,梳妆台上只放了一个三层金丝楠木的妆奁盒子,还安置了一个半人大的镜子,刚才卸妆的时候,安南县主注意到是比铜镜清晰太多的玻璃镜,纤毫毕现。京里巴掌大的把镜都要十两银子的,林家真豪奢啊。

  所有的家具都是林家准备的,除了李老夫人塞给她的银票,安南县主算是什么也没有地嫁到林家。经过十余年的沉淀,她现在已经不会再感叹这样的超出俗礼的事情。林海能娶她——只有一个光溜溜县主名号的人,给她以后的人生一个安心住着的家,单他这份心,她也会好好待他的女儿的。

  “姑娘,林家的小姑娘来看你。”丫鬟春柳进来,轻声禀告。

  “请进来吧。” 安南县主对林海的女儿印象很好,也很微妙,这孩子对她的态度,可能会左右婚后林海对自己的态度。

  “姑姑好。”小姑娘娇声软玉。

  安南县主看身着喜庆的小姑娘,拉着一个十岁左右温柔腼腆的姑娘进来。该是林家的亲戚吧。

  “黛玉,今天穿的真漂亮啊!”

  “表姐帮我挑的衣服。”跟着黛玉进来的女孩,施礼后就站在一边,听黛玉提到她,扯扯黛玉衣袖,小小声说:“表妹,看过就回去吧,不然富嬷嬷该发现了。”

  安南县主轻笑,原来是偷跑过来的。

  “我和姑姑说一句话就走。”黛玉示意安南县主低头,趴在她耳边悄悄说:“爹爹说,我和姑姑好,姑姑就会给我生弟弟,帮我打架。我和姑姑最好了,姑姑您快些生弟弟啊。”

  安南县主忍不住羞红了脸,看着认真等她回答的小姑娘,郑重地点头。跟着黛玉进来的大姑娘,拉着黛玉快速离开新房。

  怪不得上回小姑娘见到她,就问她会不会打架,原来林海是这么对女儿解释他再婚的。想不到文质彬彬的探花郎,会这样教女儿,弟弟是用来帮忙打架的。不怪李老大人说他一肚子心眼,这人连自己女儿都糊弄。不过自己倒先要谢谢他,谢他能够先安抚好前房女儿的、这番体贴的好心意。

  安南县主捂着热得发烫的脸,想想更欢喜起来。做后娘,最怕的就是孩子梗在那里,哪怕是一个姑娘,以后能一付嫁妆出门了事的。看着前房女儿对她欢欢喜喜的模样,安南县主对自己的婚姻、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刘奶娘悄悄进来,“姑娘,奶娘才问过了,和林家姑娘进来的那个姑娘,是前面贾家的内侄女,是要留在府里住,给林家姑娘做伴的。昨晚赶着在西路、给那贾家的表姑娘收拾了院子,明天的礼,要多备一份了。还有西院住了贾家的一个侄子,夫妻俩人。二管家林谦娘子来院子了,姑娘要不要叫进来问问?”

  “奶娘去问吧。我不好现在就叫人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