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节(1 / 2)





  王国栋记得当初自己的两个孙子只能在画片上认识刺猬,他上辈子临死前也好多年没见过这些活物儿了。

  有次他带两个孩子去菜市场,看到卖家禽的那儿有一笼兔子,两孩子稀罕得都舍不得走,直到他给买了一只,才把他们哄回家。

  “哥,你咋这么迷信,说这种前人因后人果的话,跟个老头似的。”王国梁找来一口麻袋开始往里装这几只刺猬“今晚就放回去,行了吧?”

  “好,我就知道国梁你懂事明理,以后肯定会有出息。”王国栋上辈子虽然总爱对弟弟端着长兄如父的架子,其实他心底还是非常佩服自己弟弟的,脑子活,胆子大,敢于尝试,改革开放后是他们这一片儿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王国梁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一边低着头装刺猬一边道“这些东西放回去有什么用呢?现在队里组织巡逻看青,社员们怕瓜田李下的惹人误会,这才晚上没人出来寻摸了。你看着吧,等秋收后可要有一拨人专门去抓,这些小东西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这个倒不用操心,这些东西可精着呢。别看现在它们都待在地里,等秋收完玉米杆放倒后你再去看,保准不好找到它们了,都躲起来了,被人抓到的都是些笨的。你巡逻的时候留意些,如果巡逻队里的人要抓,能劝的就劝一下。”

  “你当别人都像我一样会听你的话?好容易抓到了,肯定是要拿回家吃的,我倒是能劝,有人肯听才怪!”王国梁嘟嘟囔囔。

  这个问题王国栋倒是没想到,不过也难怪。现在社员们都是勉强能吃饱不饿肚子罢了,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时能舍得买上两斤猪肉剁点饺子馅,日常哪里能见到荤腥?这些小动物在大家伙眼里,可不就是难得的美味吗?

  对王国栋本人来说,青蛙还是可以吃的,他认为青蛙就和泥鳅或者鱼一样,是没脑子的东西。每到春天,青蛙一大片一大片的把卵下得满河沟都是,许多孩子都被大人打发着捞了蝌蚪来喂鸡,也没见哪只青蛙把自己的蝌蚪藏起来。

  但是这些陆地上的小生灵就不一样了,它们都会趋吉避凶,做窝打洞,养育后代,所以这些都是有脑子的东西,那还是能不吃就别吃吧!

  他安顿弟弟“你只要好好跟他们讲道理就行,这些东西身上脏得很,寄生虫啥的,吃了对身体不好,容易得病。别人要是不听,你也别强扭着。咱管住自己不去干就行了,记住了?”

  收拾好了衣服就出去帮他娘烧火做饭,饭做好了天还没黑,韩老太喊着王国梁在院子里摆了桌子,一家人团团围坐开始吃饭,晚饭还是老几样,拍黄瓜,蒸茄子,菜团子,玉米面糊糊。

  经历了后世那种牛羊猪肉随便挑,想吃鸡吃鸡,想吃鱼吃鱼的生活后,王国栋看着眼前的饭菜就没胃口,拍黄瓜没放香油,只拿盐拌了,蒸茄子也是一样。

  生产队里虽然种的有芝麻,但香油可轮不上社员们吃。像芝麻绿豆红豆一类的高档杂粮,一收起来就全部被统购走了,生产队里顶多留点黄豆黑豆。所以生产队里种了什么,基本上是和社员的餐桌没多大关系的。

  他们生产队每口人的自留地是一分二,只有这块儿地才是社员们能尽情发挥的地方,每个人都把自家的自留地伺候的是妥妥当当。

  王国栋家的自留地里种了玉米,下面套种红薯,边上还栽了两垄棉花,角角落落里都被他娘见缝插针的点上了各种豆子,可是把这一小块土的地给利用到了极致。

  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土地就要种玉米豆子红薯类能饱肚子的的东西。

  要不也得种棉花,家里的棉衣棉被都需要棉花,还得纺线织布,不然就只凭生产队年底发给社员们的那点子布票,全家人都得光身子。

  大人一年给发三尺票,孩子一尺半,全扯回来将将能做一件衣裳,够谁穿呢?

  社员们基本上都是自己纺线织布,家里的布票都被要办喜事的人家给淘换走了,运气好的能凑够一条被面的票,运气不好的,就只够给新人做一身衣裳。

  至于芝麻香油这种享受类的,暂时还是不会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王国栋端起玉米糊糊喝了一口,玉米产量大,他们本地的玉米种子都是省城农业大学的研究所里专门培育出来的。王国栋看来除了棒子稍微细短了那么点之外,跟后世的玉米比也不差了,甚至口感还更黏糯一些。

  煮玉米糊糊可是个苦差事,这东西粘锅,下到锅里之后要小火慢熬,还要人站在旁边一刻不停的搅和,这样不偷懒四五十分钟后就会有一锅甜糯的糊糊可以喝了。

  王国栋唏哩呼噜喝了半碗糊糊,又夹起来个菜团子咬了一口,这菜团子也算是他们地方的特色了。皮是用的玉米黄豆小麦混杂的三合面做成的,把这些面和好,擀成薄薄的皮,里面包的是夏天最易生长的苋菜或者其它什么绿叶菜。

  把菜在热水里烫熟挤干水分,有条件的人家,里面还要掺点豆腐粉条之类的东西,没条件的就直接拌一点盐,拿三合面的薄皮包了,放到笼屉上蒸熟。

  这东西不废柴火,比馒头可省柴多了,毕竟皮薄嘛,气一上来没多大会儿就熟了。

  这样的一餐饭,也就是现在没开始农忙,凑合着能吃饱。真正干起活来了,这连点油星都没有的菜,这薄薄的一点面皮和糊糊,根本就顶不了啥事,没一会儿就饿了。

  王国梁对韩老□□排道“娘,明儿让国梁去高家集看看高屠户啥时候杀猪,买块肉回来做了吃。国梁跟国芝都正长个儿,您也瘦的厉害,咱现在家里有点钱,别亏着身体了。有条件能吃,就赶紧吃上点,钱不花放那就是张纸,您可别老想着省。国梁也大了,我们以后肯定能挣更多钱,咱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您保重好身体,以后也好跟着我们多享福。”

  他这话一出来把韩老太乐的见牙不见眼“好好,明儿就叫国梁去,我是得好好保重身体,以后俩儿子出息了,我也好好享享做老太太的福。”

  王国梁听得是直撇嘴,王国芝对着他道“二哥,你以后地位不保了,咱娘最疼的人就该是大哥了。看大哥开窍了把咱娘哄的眉开眼笑,以前这活儿不都你干的吗?”

  韩老太听得在她背上拍了几下“净胡扯,你们仨都是我亲生的,哪个我都一样的疼!”

  王国栋又对着妹子安排“我明儿就要出门,说不准得几天,你可要抽空好好学,不会的就去知青点请教那个大脑门姓谢的。咱队上的知青,也就他是个真正有学问的人,除了他,别的人跟你搭话你少理。”

  “我知道了,哥你放心吧,我们学校现在啥都不教,一天到晚除了背宝书,就是上劳动课。课本上的数学题我们老师都不会,我去找谢知青他给我一讲我就听懂了。”

  王国芝自从决定长大要当公社供销社的售后员后,对学习还是很上心的,尤其是数学,售货员不能不会算账是不是?

  抽空还请她二伯娘教她打算盘,二伯娘的爹解放前在县城的一家布行做账房,算盘打得好,连带着二伯娘打算盘也非常利落。

  以前二伯娘就说要教她,是她觉得学了没用,现在主动求上门去,二伯娘非常高兴,一个教得仔细,一个学的认真,俩人热热闹闹的,感情都亲近了不少。

  王国栋最后又对她妹子安顿道“你学习的时候可别忘了带着绒花。”

  提到郭绒花,王国芝情绪低落下来“绒花她二哥还没出院呢,她妈留在医院照顾她二哥,绒花在家里要做饭做家务,她忙得都没时间和我一起学习了。”

  王国栋眼珠一转给他妹子出主意“那你学会了就去她家教给她,当她的老师。”

  他这主意把王国芝乐的咯咯直笑,挤眉弄眼地对王国栋道“那行,她以后都得喊我王老师了,就算你俩以后结婚了,我也不许她改称呼。”

  王国栋失笑,揉了揉她的脑袋“你也想得太长远了吧!”

  第二天一大早王国栋刚吃完饭,红星公社去县城采买工具的拖拉机就来接他了,乔会计和乔铁柱坐在车斗里冲他招手。

  王国栋上了车,拖拉机直奔火车站,到了火车站三人下了车,绕了一圈没看到范武斗的人。

  怎么回事?王国栋的心沉了下去。范武斗是他们这个计划里最不可或缺的人物,又是其中最不可掌控的人,他不会是不想掺和自己这档子事了吧?

  第30章 有来历的范武斗

  在火车站没看到范武斗的人, 王国栋忍不住在火车站到处乱转,如果范武斗不干了, 这该如何是好?

  红星公社的砖窑已经开始动工了,一时间去哪里能再找这么一个人来?